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肿瘤防治的“两加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朱芸)

2021年4月15-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天津市肿瘤医院携手天津市抗癌协会、天津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共同举办天津市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以线下便民义诊+线上“云”科普的形式开展,主办方在举办大型义诊及健康进社区活动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传播优势,组织肿瘤专家开展线上防癌讲座、科普直播、互联网医院义诊等线上活动。

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教授介绍,随着科学技术、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十年来,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从过去的30.9%上升到40.5%,肿瘤的防与治也比过去更加关注“两加一减”——体检筛查、诊疗手段做加法,外科治疗做减法。

体检筛查做加法 微小病灶早发现

郝继辉院长介绍,肿瘤早期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症状,难以及时察觉,因此除了常规查体之外,也建议增加一些常见、高发癌症项目的筛查,借助多种专业检查手段,在人群中发现早期甚至是尚未出现症状的肿瘤患者,以便于尽早进行诊断并开展相应治疗,使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项目选择上,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家族史、疾病史及日常生活习惯,适当增加部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精准化防癌筛查项目。比如40岁以上、长期大量抽烟的人群可以增加胸部CT,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可以增加乳腺B超和乳腺X线,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习惯高盐、熏烤饮食的人群可以增加胃镜检查。

诊疗手段做加法 患者问诊更方便

当前医学的不断进步促使医生分科越来越细,更有利于专科医生发挥专长,为患者开展个体化精准诊疗。郝继辉说,与良性疾病相比,恶性肿瘤的诊治往往更加复杂和困难,单一学科诊疗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群。尤其是个体情况复杂的肿瘤患者,更需要通过规范化的多学科合作,诊断病情、制定方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是由多个不同科室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针对不同肿瘤情况,通过定期会议的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这也是一种更加适用于病情疑难肿瘤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外科治疗做减法 微创手术显优势

当前肿瘤外科治疗理念已经转向个体化、精准化,兼顾治疗效果、功能保留与美观已成为肿瘤患者的新需求,在手术方案上更强调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尽可能保留正常脏器功能、减少患者肌体系统损伤和痛苦、实现术后快速康复。

以当前全球发病率第一的乳腺癌为例。从最初的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到如今的保乳手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已做到了外观和功能的保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如以胸腔镜、机器人为代表的肺癌微创手术,只需几个2-3厘米的切口,就可将肿瘤完整切除,并进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的特点,患者术后3-4天即可出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