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结核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0 前言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情况下,结核杆菌首先累及的是机体的肺部以及淋巴系统,但其它器官乃至皮肤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结核病早期的表现往往会干扰医务工作者的判断,从而出现误诊,延误治疗。有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结核病已经造成高达170万名患者死亡。而2018年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统计数据显示,结核病已经超越艾滋病成为最致命传染病的首位。因此,对结核病一定要早期迅速诊断、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机体组织破坏,以致后期修复困难。

虽然在目前的医疗水平技术下,可以通过药物可以对结核病进行治疗,但是结核病的疫情发展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人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以及防治知识的缺乏,所以对人群进行结核病的危害性、防治知识、防治政策及措施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1]。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众树立健康意识、促使大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规避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方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已被WHO 作为防控疾病的重要举措,由此看来,健康教育在结核病的防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笔者以结核病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不断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流行病学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流行病学的解读,可以了解某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时间、地点、人群的发生发展特点,从而达到预防、监测的目的。郑强等[2]分析了近十五年来新疆地区的结核病患者分布特征,结果发现,男性的病例数高于女性,并且在年龄分布上有明显的指向性,8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居首位。其中,在职业分析过程中发现农民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学生的发病率也居前列,说明了结核病防治在新疆地区的农村地区薄弱,老年人和学生为重点防治对象。有研究显示[3],西藏自治区肺结核的发病率在2008年以后呈下降势态,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同新疆地域一样,农民和学生仍然是高发病人群。邓亚丽等[4]利用时空聚集性分析的方式对陕西省肺结核发病的时间、空间、地区聚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肺结核高发期为春季,其中榆林市和安康市为主要聚集区域,为陕西省的肺结核主要防治时间及地区指明了方向。而在2017年的结核病全球报告中,约有82%的非洲结核病患者在艾滋病病毒检测中出现了阳性结果,较上年有所增长,说明了“艾滋病+结核”的负担在加重[5]。由此看来,把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纳入健康教育的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乏、无力与盗汗。发热是早期活动性结核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病情较轻的患者大多数为低热,如出现寒战、高热则意可能是出现了病情恶化或者?时发生了感染。潮热也是结核病病人的发热特点,通俗来讲就是午后低热(37.3℃-38℃),次日晨前退热。此外胃肠道不适也可能是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或泄泻、甚至体重下降。严重的患者会有长期厌食的表现,长此以往结核病的慢性消耗会导致恶液质。女性的月经失调、闭经等症状也可能是由结核病引起的,因此当女性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要排除结核病的因素。此外,结核变态反应还可以引发过敏症状,如结核性风湿症、口-眼-生殖器三联症,眼泡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及瘰疬面容等[6]。

1.3 防治措施

目前,结核病是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愈的。但是结核病的耐药率在不断增高,与此同时,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成为了控制结核病工作中的难点。在第五次全国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的结核病耐多药率为6.8%[7],这对我国结核病流行控制产生了一定的难度。鉴于此情况,WHO及国内专家依据最新的临床证据对耐多药结核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首选药物有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8]。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病种,肺结核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也要从预防“飞沫传播”入手。结核病患者是“飞沫传播”的源头,因此一旦发现结核病患者就要及时的上报相关单位,采取积极的隔离措施。其次,在传播途径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身为结核患者要主动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养成出门佩戴口罩的习惯,痰液里携带的结核病菌一旦暴露在空气中也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结核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随地吐痰。各级调查研究显示,老年人是结核病发病的最主要的人群,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老年人的结核病监测。

上一篇:衰老和恶性肿瘤防治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