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岳而行的泰山之子
有一群人深爱着泰山,他们毕生致力于泰山文化研究,走遍了泰山周围的村落阡陌、山岭野坡,常年奔波于各地文史单位和文物出土地,挖掘文化遗产,求真解谜;他们远涉重洋,访求泰山文化研究资料,传播泰山文化;他们为泰山“世遗”申报献计出力,为泰山“非遗”传承敢于担当,为泰山文物保护甘洒汗水……泰山因他们更耀眼,而他们也因泰山成就了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泰山之子”。
○ 周郢凭借孜孜不倦的治学追求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图/陈涛By virtue of tireless scholarly pursuit and rigorous working attitude,Zhou Ying has made rich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周郢:泰山文化“解谜人”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研究馆员周郢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周竞是儿童文学家。受家庭的熏陶,周郢爱好文史,11岁时就在权威刊物《戏曲艺术》发表“作文”。由于偏科严重,周郢后来放弃升学,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自学成才道路,并痴迷于泰山文化,通过勤奋研学、虚心求教、博采众长,在泰山文化研究领域建树颇丰。
“治学路上最大的机遇是破格调入泰山学院。这座高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宽松的治学环境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为泰山文化研究提供了平台与保障。”周郢说。1997年,27岁的周郢被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泰山学院前身)作为优秀人才破格引进。周郢的研究视野开阔,纵横捭阖,常把泰山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缩影,放在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中进行实证式的探究、解谜。他凭借孜孜不倦的治学追求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连续出版《泰山与中华文化》《名山古城》《泰山国山议》《泰山志校证》《碧霞信仰与泰山文化》等著作。
由周郢发现或鉴定的徂徕山成吉思汗圣旨摩崖、泰山红门《心经》摩崖、经石峪明代进香题记、岱庙“替道”题名碑、清初香税职官题名碑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是他在灵岩寺明人程鹏起诗碑中,发现了明代壬辰之役中明朝廷拟“借兵暹罗”征伐日本的内容,并将这一重要史料写成论文刊发在《历史研究》。此项学术新发现引起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韩国顺天乡大学教授朴现圭特来泰山进行深入考察。
为了传承与弘扬泰山文化,周郢进行了许多创新。他把研究成果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与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合作,在《法律讲堂》文史版中开设泰山奇案系列讲座;在泰山学院开设《泰山文化概论》公共基础课,与同道者开展泰山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国家图书馆“国图讲坛”、山东省图书馆“大众讲坛”等各大讲坛与媒体,多层次普及泰山知识。周郢还将视野拓至海外,远涉重洋,访求泰山文化研究资料,先后赴韩国、日本、德国、越南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外相关人员的高度评价。
“一入泰山,不啻翻阅吾民族之辉煌史页。中华民族精神者,舍泰山而外,将何所求!吾愿穷毕生心力,将泰山学发扬光大。”周郢说。
○ 吕继祥在野外进行文物考察。图/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提供Lyu Jixiang conducts a field 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吕继祥:与文物“交朋友”
1982年7月,24岁的吕继祥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泰山管理部门工作,这一干就近40年,有着数百万字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实在在的业绩。
1986年,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首批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泰山归类为“自然遗产”。时任泰山景区管委会文物二科科长的吕继祥被抽调赴京,参加泰山申报世界遗产文本的撰写工作。文物考古科班出身的他认为,泰山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可视为自然,但“名胜”无疑与历史文化有关。吕继祥建议,应该把泰山的历史文化也写进文本。思路一变天地宽,既写了“自然”又写了“文化”的文本,引起了世界遗产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泰山在1987年12月中旬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005年,国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并启动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吕继祥敏锐地认识到,在泰山文化的宝藏中有一批特色独具、内涵深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参加全省“非遗”申报部署会时,吕继祥强烈建议把泰山石敢当列入山东省推荐国家“非遗”名单,当场得到肯定的答复,“泰山石敢当习俗”最终成为当时山东省三个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