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治规范》的探讨意见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治规范》的探i,-j-意见吉林省肿瘤医院陈纯义由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是力争完成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年)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肺癌的规范,无疑对肺癌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通过肺癌诊断治疗工作的规范化,对提高肺癌治疗效果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将产生明显影响。《规范》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广大肿瘤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在肿瘤防治工作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们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规范》是提高肿瘤诊治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这部《规范》既接近国际上的规范,又有我国实际特点和内容。前者可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后者有利于工作中推广应用。许多地区医疗机构肿瘤病人诊治工作中,非规范化状况相当明显,耽误病人的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的事例屡见不鲜,或在诊断上治疗上没能采取可行的优选方案,使肿瘤病人第一次治疗失当者实非罕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规范》是广大肿瘤病人的福音。但任何事物都有从无到有,从初步到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尽管如此,第一部《规范》的历史性里程碑的意义将永葆青春。在学习和工作中,结合国内外情况,特别是临床实际工作情况,感到肺癌规范中某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商量和完善。谨就管窥之见,提出讨论。1.第一章第一节一之(二)中之咯血、干性呛咳如分别改用痰血、咳嗽二词,在临床中比较适宜。继之,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这句中,用积极考虑或必须考虑代替可以考虑,更为有利。因痰血、咳嗽按肺内感染等症●46.进行治疗,不及时作纤支镜检查而耽误的病例,实非罕见。2.第一章第一节四之标题下(一)(二)可省略,可改为(见第二章第一节)。这样不但规范内容前后结构的连系性增强,而且表意更为准确而不繁。3.第一章第三节三(三)之1,其四周支气管壁往往呈较广泛的充血、水肿、增厚和纵形皱襞。在较大的支气管可见到的纵形皱襞是支气管粘膜下层弹力纤维透过正常的粘膜所见到的表现。当癌侵及粘膜粘膜下层时,纵形皱襞可不清以至消失。因此肺癌规范的上述描述中的纵形皱襞、似有斟酌的余地。继之,为决定治疗方法应计算病变距隆突之距离。可否补充为决定治疗方法,应计算病变距各叶支气管口或主支气管之距离。这样,对临床工作的规范作用,更广泛而同样具有实际意义。4.第一章第三节(四)之2,用凡士林纱布填塞,不便于也不宜于推广,也不安全。从规范化的意义考虑,以不写为好。5·第一章第三节三(五)之4,经支气管镜针吸作细胞学检查(TBAC):用于表面较光滑的粘膜下浸润。但TBAC不仅适用于中心型的某些病例,对某些周围型病灶的检查同样有重要作用。在正侧位电视引导下,只要针尖确实达到靶灶,轻轻推动穿刺针之外柄,病灶随之移动,则阳性率极高。.6.第一章第三节五之标题,如改为前斜角肌前淋巴结活检,似更较为简明。一般而言,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不写入规范亦无不可。7.第一章第四节一(一)之4,病变范围
下一篇:没有了